︿

聚水滴而成汪洋,飲水思源攜後學—蔡逸勲校友

2024-07-31

文/校園記者蔡勻勻、攝影記者曾譯宏

 

聚水滴而成汪洋 飲水思源攜後學
-蔡逸勲校友專訪

文/校園記者蔡勻勻

攝/攝影記者曾譯宏、蔡逸勲提供

 

 「有能力就多做。」土木系校友蔡逸勲與和建工程顧問公司陳宣樺董事長齊心設立「土木系:和建工程顧問獎學金」,以感念師長的愛護,回饋母校的培育之恩。長期以來,不僅支持土木系教學規劃,提供學生實習機會,更時常將個人返校出席費捐助「林志棟教授基礎設施永續發展基金」,為土木系的發展帶來溫暖動力,支持學子實踐理想。

 

以球會友 摸索人生方向

 蔡逸勲自武陵高中畢業後,進入中大土木系並加入籃球校隊。在籃球隊教練林洋卿老師的指導下,課餘時光幾乎投入球場中,與來自各系健將建立深厚友誼。練球的日子雖然艱苦,但在相互切磋、面對挑戰的過程裡培養出共患難的情誼和團隊默契,成為他難以忘懷的校園印記。攻讀碩士期間,受到唐治平老師的指導,以及產生疑問時李維森博士學長的解惑,得以學習到求做學問該有的態度與方法,對未來進入社會打下基本能力。

回首一望,蔡逸勲深有感觸地分享「人生分為好幾個階段,每階段都需要倚重不同的能力。」剛步入社會時,他注重個人專業與拚搏精神。40歲之後,逐漸重視組織協調和領導統御能力。年少時的球場經歷,最終轉化為成長的能量。他勉勵學弟妹要多加利用母校提供的豐富資源,培養跨領域知識、人文素養、以及終身自我學習能力。

 

創業有成 秉持社會責任

在不惑之年,蔡逸勲決心放棄穩定的工作,轉身創業。接受大學同學陳宣樺的邀請,投入和建工程顧問公司。二人在2013年因泰山自強橋改建工程,榮獲『新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優質獎』。公司也在土木系林志棟老師的指導下順利進入新格局。這一路上歷經的風雨,如今化作事業有成的養分。

除了事業上的努力,蔡逸勲也積極參與社會事務。基於對社會責任和家鄉的使命感,身為土木技師的他挺身而出,在2022年3月擔任桃園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,協助工程建設技術諮詢及審查工作,為地方工程發展盡一份力量。

 

繼往開來 勉勵後進之輩

人生在「選擇大學」和「大學畢業」的重要時刻,往往會產生何去何從的迷惘。蔡逸勲以行動支持土木系推行學生產業實習規劃,他深信業界實習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工作中,更加貼近業界的需求,增強學習的踏實感和動力。唯有了解產業的真正需求,才能更清楚認識自己的不足,進而看清未來的方向。

他鼓勵學弟妹在求學時期除培養專業技術的硬實力外,也要重視人際交往的軟實力,包容他人的獨特性,持續探索自己需求。人生的道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,要秉持誠信、當責與不放棄的態度,用心經營自己的人生,成就美好的未來。